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我的人生就跟問卷脫不了關係。
念大學的時候,幫老師發問卷。
念研究所的時候,幫學長姐發問卷。
自己寫論文了,自己幫自己發問卷。
最後連出社會工作了,進了市調公司,還是再發問卷。
能夠從學怎麼發問卷,發到自己都成了行家,也算是世間少有了。
其實不管是作面訪的問卷,或者是電訪的問卷,當然最怕的就是被拒訪,一開始這種事情的確會讓自己覺得很挫折,不過後來知道電訪的拒訪率是九成的時候,被掛電話的時候其實也沒有這麼難過了。
之前在台北的公司,常常電話訪問的線數不夠時,連我們這些研究員都得下去當訪員。有一次最誇張的是打愛滋病的問卷,就是打去詢問民眾有關愛滋病宣導的問卷,最難打的族群都是落在中老年人上,我還記得我那天大概打了幾十通電話,結果只有完成一份,不只是挫折而已,還被督導誤會打的心不甘情不願,而差點跟他打了起來。
然而,也不是一開始就這麼難作問卷調查,這幾年電話行銷及詐騙電話逐漸發展起來之後,對於市場調查或學術研究的問卷調查造成不少的困擾及誤會。
常常打電話去被掛電話,就是以為是詐騙集團,因為許多電話行銷的公司也都假借電話訪問的名義,然後死纏著你推銷商品,自己曾經幹過市調業,也都深受其害。
後來發現,電訪被拒絕心情還比較好,畢竟看不到對方的表情,摸摸鼻子就再打一通;最令人難過的是面訪被拒絕,如果對方只是沒空,或是沒興趣也就算了,有些人很奇怪,還得酸你,不然就是用很鄙視的眼神看你,好像看穿你一付就是詐騙的樣子,沒有待過這一行,真的不知道背後有多少心酸。
也鑒於此,我非常討厭在路上假藉問卷名義,而實作行銷行為之實的業務員。
這樣的行業多半是金融業及直銷業,都會派個俊男美女,攔住你之後,請你填一份"很簡單"的問卷,問卷內容還真的很簡單,大概只有兩三題言不及義的內容,你還在思考問這些無腦的題目要幹嘛時,其實重點是在下面的基本資料。只要這時候你回答他說:
「我可以不填基本資料嗎?」
這時候假問卷真行銷的姿態就會原型畢露了。
我先說明一下,基本上像我們在做學術問卷或市場調查時,個人私密資料原則上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重點是在問卷的題項,如果希望您留私人資料,只是為了作複查的驗證,但沒留大概也沒關係。然而這些假藉問卷時作行銷的業務,他們的目的則剛好相反,你問卷填甚麼關他鳥事,因為他只要你的個人資料,好讓電訪人員以後有機會打電話纏著你。
上次,陪媽媽去大賣場買些普渡用品,門口就出現一堆看起像新鮮人,全部西裝畢挺,然後追著你"大哥大哥"的叫著,就是想攔你填問卷。我當然不予理會,想要閃邊通過,聽到他們用同情攻勢,告訴你說他們一定要收多少份才能下班時,我更是嫌惡到了極點。
遠離這些人之後,我偷偷的跟媽媽說:
「這些人幾點下班關我屁事。」
我媽很不解的說:
「幹嘛這樣講,他們很辛苦耶。」
「這些人對我們做過市調業的人來說,根本就是蟑螂、是害蟲,你知道他們發問卷要幹嘛嗎?」
「不知道。」我媽回答。
「他們重點是要收集你的聯絡資料,然後接下來打電話纏著你,不然你以為他們怎麼知道你的電話,然後跟你推銷保險、推銷貸款甚麼的。」
「是喔...」我媽才恍然大悟。
也就是因為這樣,我一向都對這些人很不客氣。
當然你會說,可是這也是一份工作阿,為甚麼要這麼不尊重人?
我會說,如果有一份工作可以正正當當的,不用假藉甚麼發問卷、博同情的方式跟你接觸,我當然會很尊重你,如果你請我填問卷,真的是希望能了解我對某項產品或某個議題的看法,以作為分析資料,那我相當樂意,但是透過"假藉問卷"的名義來收集資料,這樣的工作有甚麼正當性可言?你會去尊重詐騙集團嗎?那我為甚麼要尊重他們?他們不只是蟑螂,甚至再抹煞問卷調查的正當性,導致學術研究及市場調查的困難,這樣的行業,憑甚麼要我去尊重。
所以我也希望直銷業、保險業、或金融業者請行行好,不要再讓這些初出茅蘆的新鮮人做這種偷雞摸狗的勾當,除了毀了一個人的前途,我看不出來有甚麼前瞻性可言。
然而,當這樣的行銷方式在台灣居然越來越盛行了,那台灣也離貪婪之島不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