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的「陣頭」票房大賣,台灣吹起一股民俗創新風,憑著熱血的劇情及平易近人的對白,衝到2億7千萬的票房,頗有海角七號小兵立大功之姿,而這部電影也紅到我們學校的孩子一天到晚吵著說要看(吵什麼吵,不會自己去電影院看)。
然而,另一部關於陣頭孩子的故事,似乎因為其冷僻的劇情而被大家遺忘了。相較於「陣頭」的後勢看漲,「電哪吒」的票房大約500萬左右,表現並不出色,電影題材也較不吸引人,不過倒是去年國片熱潮中的遺珠之憾。
若比起「陣頭」,「電哪吒」所探討的議題會來得更有深度,但比起陣頭裡面的九天民俗技藝團中的遠大理想,電哪吒裡的主角阿豪單純只是因為父子關係充滿矛盾的情懷下,加上對於已逝母親的思念,而意外嘗試電音之路。
貫穿這部電影的寓意很有趣,阿豪的爺爺眼見他和爸爸的關係逐漸惡劣,便說出了這段心聲:
「你跟你爸爸就像哪吒在鬥李靖,最後一定兩敗俱傷。」
透過這句話,幾乎道盡這部電影想要傳達的意念。
阿豪的爸爸是個盡忠職守的刑警,但也因此忽略了親情,其妻子,也就是阿豪的媽媽受不了長期冷落而自殺,而阿豪也從此被送到爺爺的廟裡,由爺爺扶養長大,而阿豪不慎涉入販毒案件,阿豪的爸爸也顧不得親情,甚至對自己的父親揚言若包庇阿豪則六親不認。就像背負著自己妻子輕生的責難,轉而透過工作逃避責任及哀傷,而對親情逐漸疏遠,轉變成為與阿豪的對立及恩怨。
阿豪透過對於母親的思念,想再起回憶起小時候母親哼唱的那段旋律,最後用電音的方式呈現在所有人面前,令人為之驚豔。
不過可惜的是,電影嘗試以電音為主軸,想要串起現代與傳統之間的聯繫,然而電音畢竟在台灣並不是主流娛樂,無法獲得大多數觀眾的共鳴,而電影的場景大多都在陰暗的角落,明明是很光明正大的理想,卻演得好像邊緣人一樣,加上電哪吒的存在,阿豪以官將首的妝容出現在DJ台上,也不過只是為了掩飾第一次上台的不安與緊張,最後,阿豪也並沒有因為成為電哪吒而朝DJ之路前進,也並沒有透過電音來連結與傳統陣頭之間的關係。就故事所傳達的訊息來看,與其說是一部陣頭孩子成為電音DJ的故事,倒不如說是透過這樣的經歷,化解了阿豪與父親之間的恩怨。
整部電影所有的劇情都無法表現出扣人心弦的張力,也導致到最後也無法對觀眾展現出渲染力。
然而,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台灣的電影製作到達了一定程度的水準,包括運鏡、後製等等以遠比在台灣電影最低潮的時期要來的進步及專業,扣除掉劇情本身張力的薄弱,事實上是一部相當有技術性的台灣電影。我想台灣還缺少更好的編劇人才,「海角七號」、「雞排英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與「陣頭」都是成功的範例,由此可知觀眾並不是見得為了特效而進電影院,台灣的觀眾在心靈深處也希望能產生令人有共鳴的國片,畢竟用熟悉的語言,在熟悉的環境,演出熟悉的故事,也才更容易獲得觀眾的認同,期待國片能邁向下一個里程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