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ney Ball」指的是由美國某位棒球統計學家所導出來的經營公式,透過球員的數據分析,摒棄傳統認為球隊的好壞應由體能佳、技術好、及個人戰績佳的明星球員建構,而是透過以球隊勝率為目標,根據得分數去延伸球員的上壘率..等等各種非個人數據而是球隊整體數據所以換算出來的數學公式。

2002年末,這個字不但顛覆了大聯盟傳統的經營模式,也成為一本美國有名的小說,更在2011年由好萊塢拍攝成電影,中文譯為「魔球」。

220px-Moneyball_Poster  

先講題外話,小布真的老了,但由於他的老,所以在整部電影成為引人注目的靈魂。

這部片熱血嗎?這某種程度來說會勾起一種躍躍欲試的慾望,卻不是在於棒球本身,而是在經營模式上。

「你怎麼能不愛棒球?」這是片中小布飾演的比利比恩最喜歡講的一句話。其實他並不愛棒球,或者說又愛又恨,從他所經營的奧克蘭運動家隊在2001年於季後賽的美聯分區賽輸給洋基,連續三個明星球員被大筆他們付不起的簽約金買走後,他開始懷疑,是不是要有錢才能撐的起一個球隊?才能撐的起一整年的戰績?

他回想起放棄史丹佛大學的獎學金,而被大都會隊以優渥的簽約金提早於高中畢業後讓他順利成為選秀狀元,反而導致他在職業棒球生涯不斷觸礁的經過。從此他堅信,錢絕對不是經營棒球的根本,尤其在身為全大聯盟預算第二低、全隊薪資預算僅洋基隊的三分之一的奧克蘭運動家隊,僅能有有限的預算做出最大的努力。

當所有球探提供他許多看起來優質,卻需要大把銀子補強的預備名單,比利發現了在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提供對策的特別助理彼得,彼得告訴他,棒球買的不是球員,買的應該是勝場,這樣的觀念促使比利將彼得挖角至奧克蘭運動家隊,並開始實踐所謂的「Money Ball」經營公式。

我相信這個公式在這個耶魯大學的畢業生的運算下並不容易懂,但在電影中用一個相當淺顯易懂的例子讓觀眾明白他們在做什麼。

首先,他們先從球隊被挖角的三位球星的上壘率來換算,他們應補強的是三位至少具有前面三位平均的上壘率的球員,而彼得的分析調查下,找到了三位具有高上壘率,卻不被大聯盟的傳統經營方式看得起的三位球員。三個球員不是太老、就是受過傷,但卻具有高度的上壘能力,在整個公式的推演之下,球隊只要能補足應得的勝分,就能補足勝場數,進而進入季後賽。

當然這樣顛覆傳統的經營模式一度遭到球探及教練的質疑,且在季初難看的戰績下,甚至連比利幾乎動搖這樣的信念。最後在比利與彼得的努力實踐下,球隊拿到破紀錄的20連勝,順利進入季後賽,在季末總結的勝場數,居然與預算高他們三倍的洋基隊一樣多,雖然奧克蘭運動家隊在季後賽同樣敗北,卻在完全沒有明星球員的狀況下,拿下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

劇終前,字幕打上紅襪隊於兩年後拿下貝比魯斯魔咒以來的第一座世界大賽冠軍(延伸閱讀:貝比魯斯魔咒),用的則是比利比恩的經營哲學。

另人嘖嘖稱奇的是,當初魔咒的產生,即是紅襪隊為了錢而出賣貝比魯斯而產生,今天他們得改變這樣的思維,才能拿回暌違一世紀的冠軍。

很多人把這部電影視為具有「創新」的經營元素,但其實我覺得並不是「創新」,反而是回到根本。很多企業經營的角度,在過於相信所謂的行銷及包裝,卻忘了當初企業經營的目的及發展的初衷。

對於大聯盟球隊來說,只有勝場才有價值,長久以來卻迷信明星球員對於球隊的貢獻。某種程度來說,「Money ball」的經營模式相當現實,因為其經營概念在以球隊的利益為中心,因此在過程中可以看到比利不斷的交易球員,目的是要換取對球隊最有利的球員。球員只是個棋子,而沒有球隊本身給予的承諾及責任,但有趣的是,其實被買進來的球員都有其運用的價值所在,卻是其他球隊所忽略或沒看見的,在美國這樣高度資本主義社會中,不乏企業總願意花錢買近對公司最有利的員工,可想而知,對於美國的經營觀念上,裙帶關係並不是應該被重視的,而是你所具有的天賦及獨特價值。

其實這部電影並非以「英雄主義」為導向,更非讓「Money ball」這樣的觀念詮釋為最佳的經營方法,奧克蘭運動家在使用「Money ball」經營手法的同一年仍然輸掉季後賽,片中的總教頭仍說,這樣的方法失敗了。但其實忽略了當時奧克蘭運動家的預算無法補強因失去的三個明星球員所造成的損失,若仍用傳統的方式經營,恐怕奧克蘭運動家連季後賽的門票都拿不到。

若認真思考這部電影所帶來的啟示,有太多太多可以想像的空間了,但我仍相信這樣的故事在美國被傳頌的原因,在於他造就了不平凡的成就,足以對抗用金錢打造邪惡帝國的成就。

 

延伸閱讀:西維亞的﹝365-22﹞今晚誰來點餐?

在網誌裡穿插抽獎活動也太狡猾了~~,下次我要辦一個送簽名照的活動(當然是我的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tswi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