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概是在高中的時候,我瘋狂的喜愛看電影。

高中住宿,學校在省府的所在地的中興新村,而中興新村有一個很正式的禮堂叫「中興會堂」,舉凡省政府有任何正式活動都會在這裡舉辦,而會堂也在我們高中旁邊,所以也常常為我們學校所用。

中興會堂為了犒賞省府員工,每個禮拜都會播放電影,而電影不算新,但也僅比二輪片慢一點點而已,所以基本上都還算是熱門的電影,住宿的我們,總是會在外面等待,通常只要電影快放映了,而裡面還沒坐滿,就會放我們學生進去看,也因為如此,只要假日有留宿,就會往中興會堂看電影。

而當時也流行二輪電影,在那個首輪電影院市場低迷時,二輪電影院有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其實台中有許多小間或設備比較老舊的戲院遇到經營的瓶頸,透過轉型為二輪戲院,似乎經營狀況也好轉了,因此如果假日回家,至少會找一天跑去二輪戲院去看電影。

當時幾乎什麼電影都看,尤其二輪電影通常都會一片熱門配一片冷門的,所以常常會為了看一部熱門的電影而跟著看一部並不怎麼賣作的,然而事實上,並不是只有票房好的電影好看,慢慢的我發現,很多電影只是乏人問津,但其實劇情是很有內涵的,於是我養成了什麼電影都看的習慣,也因此一年下來,看個一兩百部電影一點都不誇張。

愛看電影到什麼程度呢?其實我大學很想填電影系,一度我想成為電影工作人員,即便在我那個年代台灣電影產業是很暗淡的,但能夠成為導演或是有自己的一部作品,那真的是很屌的一件事。只可惜高中把自己的成績睡掉了,填不上國立大學,更別說我當年很想進去的台藝大電影系,就這樣跟電影工作者擦身而過了。

然而電影對我來說仍舊是個很重要的興趣,上了大學除了上二輪戲院之外,幾乎每個禮拜就往DVD店跑(當時應該還是VCD,天阿我到底活在什麼年代?)一個禮拜大概可以看的兩部電影,這樣的習慣一直持續到台北實習、念研究所、甚至畢業上台北工作,看電影這件事成了一件無可取代的生活習慣。

曾經最厲害的狀況,舉凡我看過的電影,電影台只要重播一個鏡頭,馬上我就能說出片名,此外,日常生活也常常有電影梗可以用,動不動就引用電影台詞等等....念書都沒那麼好記性,電影卻常常過目難忘。

後來,我嘗試在部落格寫影評,在某個部落格初試啼聲,就獲得香港的電影雜誌青睞,希望能引用我的文章刊在當期的雜誌內,雖然沒有稿酬,但我仍然接受這樣的邀請,僅要求他們把當期刊出的雜誌寄給我即可,收到雜誌翻開內容,幾乎原封不動的把我的影評刊在裡面,更令人開心的是,我的文章還跟藍祖蔚的影評放再一起,雖然有素人跟專家的區別,還是相當開心。

之後便試著以影評來作部落格的主軸,也寫過大約二三十部的影評,不過寫影評畢竟不是專業,也不是每部看過的電影都有辦法寫,加上研究所的課業繁忙,那樣的園地後來就慢慢荒廢了。

接著開始該在其他地方寫部落格,雖然沒有特定的主題,但仍會不時的穿插影評當內容,尤其以"艋舺"的影評或得大量迴響更令我感到驚喜,而後,只要行有餘力,都會盡量把我看過的電影作一些簡短的分享。

看電影這件事,看來還是回歸興趣會比較有趣,這幾年因為生活狀況不穩定,連去DVD店的次數都變少了,更別說去戲院看電影,但只要感到生活太過苦悶,而想轉換心情時,欣賞電影的確會讓人有一種escape的錯覺,而感到放鬆或恢復心裡的平靜。

我想看電影這件事,應該是說什麼我都不會失去對它興趣的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tswi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