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國家的勞力價值被低估了,這個國家還有競爭力嗎?

我一直很不能夠接受,台灣青年的勞動力被不斷低估這件事情。

很多企業或老闆會說,現在的年輕人不好用、自視甚高、甚至工作態度差,所以不值得這麼多薪水。

有位台大法律系的畢業生到律師事務所應徵法務助理,被開價22K,覺得被羞辱,而有個我個人認為腦袋破一個動的名嘴居然說:

「要我只給19K,他什麼都不懂!」

媽的,四年的法律系訓練被一個只會奉承中國的名嘴說的那麼一文不值,法律人不該生氣嗎?

到底為什麼我們的高等教育畢業生,會被現在的業界說得一文不值?

不可否認,我認同並不是每個大學生都具有大學生的資質,許多大學的畢業門檻及條件太容易過關,導致不成材的大學畢業生名不符實。

但這與人力價值是兩回事。

這些只肯給大學畢業生22K的老闆,到底是不相信台灣的高等教育,還是不相信台灣年輕人的勞力價值?

一個人的能力及潛力絕對不會只透過一次面試就能判斷的出來,台灣的勞力價值被低估卻是被過度壓榨勞力的資方所塑造出來的氛圍。

長時間加班、責任制...種種劣質的就業環境,導致現在的新鮮人對於求職是相當茫然的。這樣的茫然起源於過去大學生在教育的過程中,不斷的被社會、被家長、被學校洗腦只要用功念書、考上大學,就會有好工作,然而現在台灣的氛圍下,好不容易大學、碩士畢業,卻只能領22K,說穿了高中職畢業的起薪也不過如此,那到底多這幾年的學費及時間,換來了什麼樣的價值。

很多人都會說,年輕人找工作本來就要把身段放軟,學到東西最重要,薪水不要太在意。

這句話的前半部我同意,但後半部我非常不認同。

我可以認同:"在職場上,要懂得進對應退、身段放軟,自然就會有表現自己能力的機會。"但絕對不該是用"不要在意薪水"來做結論。

我如果可以表現出自己的實力及能力、我具有對於公司發展有幫助的潛力,應該是公司多花錢來把我留下來,而不是用"不要計較薪水"來壓低勞動價值才對。

所以我說,台灣社會勞資關係已經偏差了,偏到大老闆居然大聲斥怒民間團體:

"再這樣吵,我連15K都不給大學生!"

請問那樣的環境關大學生何辜?勞委會不應該表達一下態度嗎,這個老闆已經公然挑戰勞基法了。

只可惜勞委會就像站在資方一樣,對於這樣不斷不斷不斷違法的資方視而不見,縱容台灣的老闆越來越目無法紀,大刺刺的濫用責任制,卻完完全全乎視人力資源應有的價值。

但也不是所有的資方都這麼認為,至少有人對於台灣的起薪到達44K是有信心的,雖然不見得會做到,但有這個心願意表達出來總是正面的力量。

我不敢說起薪應該要訂多少才合理,我只相信市場機制,台灣的新鮮人不是不願意工作,而是認為自己應該有更高的價值,我相信企業願意配合勞基法提供該有的福利,而用更好的薪資來吸引新鮮人求職,我相信好的人才一定會趨之若鶩,而透過人才的運用,產業的競爭力才會提升,而不是像現在只用低薪用一些無關緊要的人力,不斷的在人力流動下降低產業的發展。

我一直覺得台灣的企業都搞不清楚狀況,台灣不缺人力,缺的是合理的位置。

那個大老闆你有種就真的用15K請人看看,我到想看看你的公司能做多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tswi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