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標題後面是點點點,意思就是後面那句話我不下任何的定論。

但為什麼會下了這個標題,是來自於這個文章:

延伸閱讀:我挺廢死 但我反廢死聯盟

這個文章吸引我去看的原因,當然也是因為標題,老實說,我挺認同這個作者的論點,至少在廢死這個議題上,立場是接近的。

這篇文章的作者講到幾個重點,第一,廢死聯盟的作法值得爭議,廢死聯盟的訴求只是讓台灣人更支持死刑。第二,就文明的角度來說,的確應該走向取消死刑的方向,只是就台灣的現況,並不適合馬上廢除。

其實這讓我回想起幾件事,首先讓我想到的是台灣的民主化。

當所謂的黨外人士在推動台灣民主時,訴求廢除國大、總統直選等,當初也是被當時的執政者視為洪水猛獸,甚至被指稱是國家亂源、江洋大盜,在當年資訊不公開的情況下,透過媒體單方面的宣導,的確會讓民眾認為黨外人士只是造成國家的動亂,甚至有人認為不應該開放民主。

另外我想到的是十多年前政府重新開放樂透彩,當時許多所謂的"衛道人士"認為這是政府當莊,開放人民賭博,而樂透彩推出之初每家投注站大排長龍的景象,似乎顯示台灣人將好逸惡勞,想透過彩券一夜致富,台灣的勞動力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災難。

事實證明,台灣的民主,真的把台灣推向不可預知的動亂嗎?然而黨禁、報禁的開放,人民的資訊更流通,而在十多年的民主化推動下,台灣民眾有了政治的選擇,甚至因此推動了兩次政黨輪替,台灣人有能力選擇自認為好的候選人,而當初視為洪水猛獸的國民黨,不也是民主化的受益者嗎?

樂透彩的推動也不如當時所預期造成台灣的貪婪、懈怠的現象,台灣人多了一點點夢想,但大多仍抱著做公益的心態,投注的每一份彩金,也在政府的監督下造福許多社福團體,當然台灣也的確多了許多億萬富翁。

很多事情,民眾僅能就單方面的角度去判斷好或不好,或者是用保守的角度來思考某件議題推動所產生的效益。

台灣大部分的人反對廢除死刑,單純是認為應給被害人一個公道,以及所謂"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心態,然而卻忽略了死刑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及支持死刑對於台灣所產生的影響。

不可否認,台灣的死刑存費不應該立論在死刑犯在處決當下的立場,就廢死聯盟的立場來說(我個人推論),廢死聯盟是針對執行死刑的這個動作表示反對,而反對廢死,或反對廢死聯盟的民眾,卻是更往前去思考及批判死刑犯在犯行當下的殘忍。從這兩個不同的角度來看,廢死聯盟的立場再怎麼說都無法說服反對廢除死刑的人,因為犯行的人已經做了壞事,怎麼可以以"人權"的理由而不處以死刑。

所以我說,廢死聯盟不是自己搞不清楚立場,就是太笨。

我支持廢死的論點,是在於死刑犯犯行前更進一步的思考,就是他為什麼要犯行?

很多死刑犯的背景是非常弱勢的,所謂的弱勢不單單只是指經濟或社會地位,很多死刑犯都是有頭有臉的人,或者是並非社會低下階層的人,但我相信死刑犯真正的弱勢,是在於他的孤單。一個人一定對於人性感到極度失望或麻痺,才會對於殺人這件事無動於衷。

我們與其不斷的談論死刑能不能討回公道,為什麼不去關心這些"可能"成為死刑犯的危險因子並加以預防?

贊成死刑的人都會認為,會痛下毒手的人已經泯滅人性,不適合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總使她的人生經歷了一段非常難熬的心理階段,或者是他的心理本身就有病。

舉例來說,美國前陣子相當駭人聽聞的小學殺童案,犯行的年輕人據說是亞斯格柏症患者,也因為如此,才造成他人格偏離,而痛下殺手。難不成就因為這個例子,對於這種疾病的患者,都是不適合適合生存在世界上嗎?所以患有這種疾病的人都該死?這不合理吧?

或許你又會說,有病不該死,但殺人就該死,但我說,他就是因為有病才會殺人,為了防止他殺人,所以有這種病的就該殺,以免他再殺人。

有沒有覺得邏輯很奇怪,沒錯,這就是死刑的邏輯。

我們不努力去從會犯下死刑的源頭去改善,包括關懷社會、改善經濟環境、照顧心理病患等,而是用一個處以極刑的方式,認為這就可以防止殺人事件發生。

可惜的是,台灣尚未廢除死刑,但一樁樁的悲劇同樣會發生,死刑犯在面對自己將要被處決的那一刻大徹大悟,卻被認為因為死刑的存在才讓他們覺悟,因此死刑更應該推動,但事實上是,都要被處死的人才覺悟,對於這個社會到底有什麼幫助?他覺悟了,就得被判死了,所以這個世界沒有教好另一個人,未來這個世界也不會教好更多人,這就是死刑存在的謬誤。

當然,文章中的作者講的也沒錯,廢除死刑並不是從0到1的問題,而是要逐步推進,例如如何找到更適合的處分方式、如何完整的教化社會的和平,這些都是台灣目前需要更努力的。

廢除死刑是一個目標,因為他象徵的是人類不該用決定另一個人的命運,既然由上帝賦予人類生命,而人類就有使命保護及珍惜每個生命,直到上帝再將你的生命終結為止。

任何人都不該取走另一個人的生命,包括死刑犯、包括執法者、甚至包括廣大的輿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tswi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