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很沒耐心的人,所以對我來說,工作最重要的是效率,效率包含的意義在於時間內工作的完成。

我一直有個觀念,每一份工作都是一個約定,無論如何一定要在約定的時間內交出完整的工作成果,內容好不好、細節有沒有顧到,都必須要在工作能準時完成的前提下再去看,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我很草率、一件事情好像可以做得更好,卻都只是做到剛好。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如果時間不允許,我只祈求把事情做完,再求把事情做好。

也基於這樣的理由,每有一個工作到手上,我的腦中盤算的就是該怎麼管理工作的流程及進度。我的腦海中會出現一個無形的行事曆跟甘梯圖,我會去思考每個任務所需完成的時間,同時思考被排擠的任務該怎麼樣調整進度。我很自豪的一點在於,也許我不是個完美主義的人,也許我交出去的成果並不是最佳的結果,但我一定會準時完成該完成的任務。

我發現時間管理的能力似乎是天生的,有些人會有些莫名的堅持,在這樣的堅持底下,往往就會忘了工作的時程,而力求完美。但對我而言,該怎麼先把事情在時間內做完,這才是我重視的方向。

在我剛念研究所的第一年,研究所的修課進度及LOADING都跟大學相去甚遠,雖然學分不多,但每堂科都必須要做相當的準備,也因此在我上完每門課的第一堂課後,我開始冒了冷汗。

由於才剛接下一份工讀,而且每周都要去上班三天,雖然是在六點之後,但扣掉車程,等於第八堂課結束後就得馬上衝去上班。那一學期的必修課幾乎都有文章要導讀,或者課後作業要繳交,眼看著所有事情全部壓縮在一起,我拿起一張白紙,把我每天的行程列成功課表,接著去算我每周通勤的時間、上課的時間、及打工的時間,算出來的結果便是我可以運用念PAPER及做報告的時間。

於是我積極的利用每個空堂作我該做的事,甚至挑了研究生實習中作涼的電腦教室助教,我每次顧電腦教室的四個小時,就是我可以用來寫報告的時間,在我有效的時間管理下,每堂課幾乎都能驚險過關,而且不會搞到三更半夜還在熬夜。

做時間管理對我來說等於是一種直覺式的反應,在忙碌的時候我總是會靜下心來思考今天的進度該怎麼完成,甚至是這一周該怎麼完成既定的進度,只要能按照預先排好的進度執行,幾乎都不會有DELAY工作的狀況發生,但我最大的罩門則是害怕突然有臨時的任務插進來解決,一方面已經打亂了我排好的工作,另一方面我會因為這樣而感到焦慮,甚至如果是因為別人的關係而得拖延自己的進度,脾氣大概就會因為失去耐心變得相當的暴躁。

然而之前不論是在行銷業、或者在市調公司裡,從來就很少可以按照時間管理來做事情,當主管的總是怕你事情作太少,你越有效率、代表你該做的事情越多。後來我學聰明了,就算我超前進度把事情做完了,我也會拖到快要到DEADLINE的前一刻再提交成果,有些人可能會詬病這樣的工作態度一點也不積極,對於公司的貢獻不夠,但我也只能說,如果真的一股腦地把所有丟進來的事情都處裡完了,換來的不會是效率高的肯定,而是主管自動把你的程度提升,以後你的效率就比照這樣辦理,就好像會計單位在審公家機關的預算一樣,如果今年預算使用率比預期的還要低,不會認為你在節省預算上下了功夫,而是認為原來這件事不用編那麼重的預算,那明年的預算就要刪減。原本是美事一件,最後就好像因為這樣被懲罰一樣。

現在有一半的生活靠專案維生,專案的進度跟效率取決於自己的時間管理,也因此工作及休息的時間分配上較能夠按照自己的預期來執行,並且在行有餘力的狀態下,在接額外的工作,以增加額外的收入。顯然我只要在積極一點,或許這樣的工作方式反而比較適合我。

日本許多科技及新興資訊公司也開始採用這樣的方式管理,每個人根據自己的需求跟公司提出上下班的時間,或者每年能夠根據自己的表現來做薪資的調整,台灣或許應該試著仿效這樣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每個人都能夠發揮自己最大的效益,而不是被死板板的規定綁死在公司中,犧牲了自己的生活,也無法提升對於工作的熱忱及對公司的向心力,這樣下去,台灣的勞動力逐年下降的狀況下,恐怕簽什麼協定都沒有用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tswi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